图书馆顶楼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,将奖杯和桌上散乱的零件照得闪闪发亮。“砰!”苏晴得意地将一盒定制齿轮倒在长桌中央,“看看!本小姐动用广播站特权争取的‘大脑运动会’奖品——史诗级校史馆拼装模型套件!胜者加课外实践学分!”五颜六色的金属齿轮如同彩虹糖滚落桌面。
林溪好奇地拿起一个刻着篆体“学”字的齿轮:“真漂亮。”指尖传来冰凉的金属触感。她瞥见江屿和陈默在不远处低声交谈。
“庆祝方案投票结果,”陈默坏笑着挤挤眼,“碾压性胜利——3:0!”
江屿面无表情地点头,走向桌边,目光扫过零件堆:“材料精度和咬合度不错。”
“规则很简单,” 苏晴跳到桌子上,清清嗓子,“两队!三小时!用这些齿轮搭建最能展现咱们一中的精神景观!体现‘崇德尚学’校训精髓!评审——德高望重的周老师!”
“搭就搭!”理科实验班的副队长卷起袖子,“论物理建模,还没怕过谁!”
林溪和江屿对视一眼,无形默契悄然流淌。他专注地拿起零件仔细查验材质和接口,林溪则快速翻阅资料库:“我想还原《阿房宫赋》中复道行空的意境,‘长桥卧波,未云何龙’,用齿轮的咬合运转展现文化与传承生生不息,就像周老师课上讲的……”
“需要建立三维传动平衡体系。”江屿立即理解,拿起平板快速画出草图,复杂的力学结构在他指尖化作流畅线条,“核心承重结构在这。”他指给林溪看,“你想表达的流动感,可以在顶部叠加两层不等速环形齿轮组制造视觉偏差。”
“就像知识薪火相传?”林溪的指尖划过虚拟模型上预设的联动点。
“嗯。”江屿点头,眼神专注,“齿轮契合度是关键。”
理科实验班那边进展迅猛,齿轮层层堆叠,一座精密塔楼逐渐成型。陈默抱着篮球靠在墙边旁观,摇头点评:“啧啧,缺乏灵魂,像金工车间的成品展览。”
时间过半。苏晴凑近林溪这边,倒抽一口冷气。江屿搭建出一个精密的双层基座,复杂的内嵌传动结构宛如某种古老机械的心脏。林溪则专注地将刻有不同古籍名句的齿轮依次嵌入基座的预留卡口——她正小心地将一片刻着“上善若水”的齿轮嵌入基座边缘——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。
“水元素……”江屿目光停留在那枚“水”字齿轮上,“‘复道行空’廊桥部分的主体支撑,或许可以改用偏转齿轮制造动态流动感。轴心在第三节点。”
“动态的水承载静态的历史?”林溪瞬间领悟,眼眸亮如星辰,“试试这个角度!”
她递过一个特殊偏转齿轮,两人指尖在冰凉的金属上无意相触。林溪感到一阵热流涌上脸颊,立刻低头。江屿接过齿轮,精准地卡入预定位置,一丝震颤沿着结构传递。
“动了!” 陈默一声惊呼。
那座灰黑色的巨型齿轮塔楼开始运转,无数小齿轮发出细微摩擦声。更神奇的是顶部林溪布下的文字齿轮!它们并非僵滞部件——当阳光穿过特意留空的穹顶结构,光线正好投射在旋转的文字上,斑驳的光影在墙上竟真的缓缓流淌,如同时间本身,形成一面变幻的光影画壁。
“这怎么可能?结构上明明…” 对方副队长盯着动态光影,一脸难以置信。阳光穿过齿轮缝隙流动着,光斑逐渐凝结成两个巨大的墨迹文字:“崇德”在前,“尚学”紧随其后,在素白墙面上流动变换,宛如岁月长河中永不熄灭的双星。整个图书馆二层陷入短暂寂静,落针可闻。
“这就是‘未云何龙’吧?”周老师忍不住鼓掌赞叹,“是文化赋予它灵魂和流动的生命力!物理是骨,人文是血!”
江屿手机在口袋里嗡嗡震动。林溪离得近,眼角余光瞥见弹窗——“江氏集团斥巨资布局东南亚金融枢纽……” 发送人标注着“父亲”。江屿侧身划掉信息,手指快得带出残影。屏幕熄灭瞬间,林溪清晰看到一缕冷意掠过他眼底。
“喂,”陈默用胳膊肘撞了下江屿,“想什么呢?周老师说颁奖词了。”
“嗯。” 江屿语气极淡,仿佛刚才的波动从未发生,表情迅速恢复一贯的冷静自持。
“江屿同学,” 周老师笑容可掬,“你是从‘复道行空’这句里获得空间构想的灵感吗?”
“不完全是,” 江屿目光扫过图书馆高大的落地窗框和穹顶,“主要是这座图书馆的结构本身给了我启发。”
掌声与欢呼声中,苏晴得意地比出胜利手势。理科实验班副队长也走过来:“不得不服!输得心服口服!”
江屿脸上却无喜色,薄唇抿得死紧,看向窗外天色阴沉的校门口方向,眉宇间凝结着一层肉眼可见的冰霜。